乙醛能扩张毛细血管,乙醛在体内蓄积,最直观的表现就是“上脸”,还能引起恶心呕吐等醉酒反应。
所以说喝酒越容易脸红甚至全身红的人,说明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越低,喝酒产生的危害就越大。
研究显示,亚裔黄种人,包括中国人、日本人、韩国人等,30%~50%的人携带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基因。
也就是说,平均 2 ~ 3 人中就有 1 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很低,喝酒后乙醛在体内不能被及时代谢,持续毒害各种细胞,特别是肝细胞,诱发肝脏疾病甚至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。
而欧美白种人这种基因基本都正常,这就是歪果仁喝酒不脸红、还挺能喝的原因。
03 喝茶解酒靠谱吗?
都知道喝茶好处多多,不仅能提神醒脑,还能抗氧化抗衰老。但说起解酒,茶难道也是个中好手?
茶叶中含多种成分,最重要的当属茶多酚和咖啡碱,多数人喝茶就是冲着它们来的。那我们看看它们在解酒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吧。
茶多酚能起到一定解酒作用
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,包括黄烷醇类、花色苷类、黄酮类等,是天然的抗氧化剂。
乙醛脱氢酶催化乙醛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自由基,而茶多酚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,使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得到增强,从而加快酒精代谢,通过这个方式,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。
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还能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,保护肝脏细胞。
咖啡碱能起到“假”解酒作用
茶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咖啡碱大家都很熟悉,能够兴奋心脏和神经,提神醒脑抗疲劳。
醉酒之人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,容易出现反应迟钝和倦怠,而咖啡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这种抑制效应,使喝酒之人感觉清醒一些,也起到了所谓的“解酒”作用。
但与茶多酚不同的是,咖啡碱的“解酒”作用只是“对症治疗”,并不能促进酒精代谢,还可能让醉酒之人误以为自己尚有余量,继续喝酒。
并且,酒精和代谢产生的乙醛本身就会对心血管产生很大刺激,茶中的咖啡碱进一步兴奋心脏的话,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