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味食品:
糕点、甜点、冷饮等,这些食品一看就很甜。若您有过烘焙的经历,也会发现小小一块蛋糕,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的添加糖量可不少!所以,这些甜味食品要少吃。
含有“隐形糖”的加工食品:
一些 罐头水果、调味酱料、麦片和谷物棒、风味酸奶饮料等加工乳制品,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很甜,但是其含糖量很可能不低!对于这些食品,我们可以阅读配料表,如果含有蔗糖、白砂糖、麦芽糖、果葡糖浆、浓缩果汁、葡萄糖和蜂蜜等,就表明添加了糖,也应少吃。
三餐里的添加糖:
在烹饪一些菜品时,加入糖可以增加风味。为了控制添加糖摄入量,家庭可以 采用定量工具来烹饪食材,做到使用量心中有数。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,可以 少选择“甜口”的菜品,或告知店家少放糖。日常喝茶、喝咖啡时也应不放或者少放糖。
04、警惕控糖“陷阱”
同时,“无糖”“低糖”食品,其中可能添加非糖甜味剂,如安赛蜜、阿斯巴甜、爱德万甜、甜蜜素、纽甜、糖精、三氯蔗糖、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。世界卫生组织强调, 简单地将游离糖替换为非糖甜味剂,很大程度上无法改善膳食质量。证据表明,非糖甜味剂在控制肥胖方面并无长期益处,而且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还可能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。
另外,控糖不是控碳水。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也是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,平衡膳食要求碳水化合物提供50%~65%的能量为好。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带来营养、代谢、情绪等问题,危害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