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肥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健康问题,它不仅影响外貌和自信心,更威胁着我们的健康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尤其是肿瘤。
那么,肥胖与肿瘤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?我们又该如何通过体重管理来预防肿瘤的发生?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、妇科肿瘤和营养专家,深度解读肥胖与肿瘤的关系,呼吁大家重视体重管理,预防为先。
肥胖不只是“胖”那么简单
肥胖,简而言之,就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,导致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。但肥胖这个看似无害的“富态”,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,还悄然提升癌症的发生概率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明确指出,肥胖与13种癌症风险正相关,包括乳腺癌、结直肠癌、胰腺癌、子宫内膜癌等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2023年报告,全球超重成年人(BMI≥25)已达26亿,其中肥胖者(BMI≥30)达8.8亿。在中国,形势同样严峻,成年人超重率攀升至54.4%,肥胖率达18.9%,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。
肥胖如何“喂养”癌细胞?
肥胖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涉及多种生物学机制和临床表现。
肥胖不仅是体重的增加,更是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。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,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,如瘦素、脂联素、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等,在正常情况下对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和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但在肥胖状态下,脂肪组织分泌的物质和功能发生异常,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、慢性炎症、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代谢异常,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温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