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处暑养生秘籍:三物多吃,四事不做,轻松迎接健康初秋”

处暑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标志着炎热的暑气逐渐消退,秋意渐浓。

古人云:“处,去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此时,天气开始由炎热转向凉爽,白昼渐短,夜晚渐长,正是身体调养的关键时期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处暑如何调养身体,帮助大家在初秋时节守护健康。

三物多吃调养身体迎秋来:

1.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

随着秋季的到来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降低,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等“秋燥”症状。此时,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,如梨、银耳、百合等。

梨味甘性凉,具有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是秋季养生的佳品;银耳则富含植物胶质,能滋阴润肺;百合有清心安神、润肺止咳的作用,适合在秋季食用。

2.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

处暑后,气温逐渐转凉,人体的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弱,因此要注意健脾养胃。此时,可多吃一些山药、南瓜、莲藕等食物。山药性平味甘,具有补脾益胃、助消化的作用;南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,有助于养胃健脾;莲藕则可以健脾开胃、益气养血,是秋季调理脾胃的良品。

3.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

虽然暑气已退,但白天气温仍可能较高,人体内仍然可能残留一些“余热”,此时适合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,如绿豆、苦瓜、黄瓜等。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毒,消暑降温;苦瓜具有清热泻火、明目解毒的功效;黄瓜则能生津止渴、利尿解毒,适合处暑时节食用。

四事不做避开健康隐患:

■ 不贪凉

处暑过后,尽管白天仍然炎热,但早晚气温开始下降,此时身体最易受到寒凉侵袭。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,容易引发感冒、关节痛等问题。因此,处暑时节要避免贪凉,不要过度吹空调、风扇,夜晚睡觉时要适当添衣,以防寒气入体。

■ 不暴饮暴食

秋季是收获的季节,各种新鲜食材纷纷上市,容易让人食欲大增。然而,过度进食尤其是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食物,容易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消化系统健康。

处暑期间,饮食应当节制,保持七八分饱,尤其要注意不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,以免引发肠胃不适。

■ 不熬夜

处暑后,白昼渐短,夜晚渐长,正是调整作息的好时机。中医认为,秋季宜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的变化,有助于调养肺气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熬夜不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还可能加重秋季干燥带来的皮肤问题。

因此,处暑时节要避免熬夜,保持充足的睡眠,以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。

■ 不剧烈运动

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。此时,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能会消耗过多的阳气,反而不利于健康。

因此,处暑期间应避免高强度的运动,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避免损伤阳气。

顺应节气,守护健康!

处暑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、因时而动。谷医世家温馨提醒,随着气温的逐渐变化,人体的生理状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,只有在这个时节做好调养,才能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让我们在处暑时节,关注身体的每一个变化,悉心调养,迎接一个健康、舒适的初秋。